八月的川北大地,青山苍翠、树木葱茏,金黄色的田间散发着诱人的稻香。从西充县城出发,前往占山乡樊村沟村于江震旧居,只需半个小时的车程,虽然道路弯曲,沿途的景致却格外迷人。
“老来病魔久缠身,残体又添新刀痕;蜡头不灭雄心在,愿将余辉献人民。”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西山,宛如一道绿色屏障,环抱在南充城的西南面。西河从山脚缓缓流过,形成山水相接、林木葱郁的自然景观,素有“西山秀色”之美誉。
“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这一副作于清代的对联揭示了官与民的关系。自古以来,为民造福、清廉务实的官员始终为人称颂和敬仰,百姓谁不爱好官?
在营山县进士文化景区,有一座老宅,他和进士于式枚的名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六月,温柔而热烈。在去蓬安利溪的路上,芳草碧绿,林木苍翠,令人心旷神怡。车辆驶出高速路口,很快就进入一条不宽敞但平坦的乡间小道。大约几分钟,一座古色古香的建筑便赫然眼前。
在蓬安相如故城,有一座古朴典雅的楼宇,它居于故城的中心,背倚玉环山,前绕玉环溪,这就是相如故城的一块宝地——玉环书院。
在南充市嘉陵区都尉路二段,坐落着一个儿童公园,公园入口处有一座雕像。雕像人物长矛怒马、意气风发,下方写道:“东汉初,南充女子苏敏替父从军,追随东汉光武帝刘秀中兴汉室江山,屡建战功以封都尉,历官数年荣归故里,广受乡邻敬仰,后世敬其为都尉娘娘。”
她,15岁被卖作童养媳,20岁参加红军并加入中国共产党,22岁参加长征,24岁被敌人关押,25岁与“延安五老”之一谢觉哉结为革命伴侣……她,离休二十余年脚步不停,70多岁推动长城保护,80多岁挽救失足少年,99岁参与植树造林,105岁亮相央视春晚。
朱红色的大门“吱嘎”一声打开,今年80岁的杨帮贵热情地将客人迎进杨吉甫故居,随即念道:“叔爷,今天有人来看您了。”
内江市资中县双河镇一带,生活着不少顾姓人,据记载他们都是“越王勾践”的后裔。千年家族繁衍,沉淀了优秀的顾氏家族文化,传承八十余代,其中七十代人有官爵功名。而自入川以来有名可考的贤良人士有四十余人,如济宁侯顾敬、光禄大夫顾昊、太子太师顾存志、成都王顾金纯、锦衣卫指挥佥事顾金印、正一品京兆尹顾汝修等。
清人颜光敏的《颜氏家诫》一书,内容上贴近家庭伦理和日用常行之实,言辞谆切而近乎絮叨。静心细读,一位呕心沥血为子孙计而又颇具远见的家长形象会不时地在脑海浮现。颜光敏是谁?《颜氏家诫》又是怎样的一部书?